时间;
2022
-
11
-
12
浏览量;
125
我们的产品功能又多又好,有时候连自己都要被感动了,觉得谁不买谁傻。可是,用户却依然无动于衷,一如既往的支持竞争对手,这是为什么呢?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吧!广大的亚马逊卖家,习惯被动应对竞争对手:对手有什么功能,我们也上什么功能,而且要千方百计把这项功能做得更好、更便宜。还是不放心,怎么办?再多增加一些功能吧,刷刷地把公司压箱底的技术和功能都用上去。总算放心了,自信心开始膨胀:我们的产品功能又多又好,连自己都被感动了,谁不买谁傻,战胜竞争对手一定妥妥的。然而,理想很丰满、现实很骨感。这种盲目追求比竞争对手功能又多又好的办法,经常没有效果。用户对产品的看法和我们往往大相径庭:我们认为功能又多又好,产品价值一定越高;而用户却无动于衷,一如既往的支持竞争对手。为什么我们的产品功能又多又好,却干不过竞争对手呢?我们从下面几个维度进行分析:1 Kano模型根据Kano模型,我们可以把产品功能分为五类:图片来源:产品人生基本功能:理所当然必须满足的核心需求,决定了产品能不能用,比如手机的通话功能。这类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,客户不满程度会急剧增加;如果得到满足,客户会觉得理所当然,并不会增加满意度。期望功能:产品差异化和竞争力的来源,决定了产品好不好用,比如手机拍照功能。这类需求如果表现很好,用户满意度会大大增加;如果表现不好,用户不满也会大大增加。兴奋功能:超出客户期望的潜在需求,决定了产品是否能脱颖而出,比如第一台智能手机。这类需求,如果提供了,用户会被惊艳到;如果不提供,用户也想象不到,不会降低满意度。无差异功能:有可有无、用户并不在意的需求,产品设计时尽量避免。比如,一些用户基本不用的附加功能。反向功能:提供后满意度下降,产品设计尽量避免。这类需求通常是为了实现公司需求而增加的,比如视频中插播的广告。显然,只有期望功能和兴奋功能才会打动客户,提高客户满意度。其它的基本功能、无差异功能和反...